Archive for the ‘宝宝日记’ Category

Hi, Anty!

星期一, 11月 17th, 2008

阿蛮是个具有谨慎型天生气质的慢热型小孩。对她不熟悉的东西能够压制住自己的好奇,仔细观察,反复试探,才会慢慢接受。如果一个东西,一个人一开始给她带来很不好的印象,之后,她会对类似的东西,人都持长时间的拒绝,否定或观望态度。

蛮妈有时候买了平时没怎么吃过的好吃吃回家,经常会在引诱阿蛮尝试的时候,受到冷遇,除非是那种一看就非常好吃,非常可爱的东西。比较中性形象的好吃吃,阿蛮通常会要求蛮爸或蛮妈先吃一个,她看看,观察观察才会开始试吃。蛮爸经常以此笑谈,成我们二人是阿蛮的小白(鼠)—即阿蛮用我们两个来做实验。

对吃的谨慎些好,蛮妈经常乐天地想到,女孩子嘛,这样总比自己总是一脸馋相的要有气质多了。阿蛮对人也是如此,除了在电话里,平时几乎从不跟人打招呼。蛮奶奶虽经常耳提面命的给她做思想工作,加强文明礼貌教育,无奈阿蛮很是有些个性和固执的,绝不会在蛮妈或蛮奶劝诱下跟着招呼某个阿姨,婆婆。对小朋友,也不是理想中的见了面称呼一下人家的名字再开始玩的程序,大多都是直接进入状态,一个跑一个追,或是一个抢一个夺,或是各玩各的。

似乎是从9月底,蛮妈在楼下跟一个印度小女孩讲话的时候,那个小女孩不停的“Ai, anty, hi, anty, ai, anty”让阿蛮对安踢记忆深刻,回了家就开始对着蛮妈练习。蛮妈一开始听到阿蛮叫自己安踢觉得很搞笑,傻乐了一阵,可能鼓舞了阿蛮,小妞时不时的也这种叫法来哄蛮妈开心。阿蛮一家有个特别好的邻居,那家的婆婆总是把家里的好吃吃给阿蛮吃,有什么小孩会喜欢的小玩意,也会送给阿蛮玩。邻居家有个菲佣叫林达,也是特别好,很喜欢阿蛮,有时候周末出去还会给阿蛮带包糖果。蛮妈总是特别感动,要知道她对自己是连这样的小糖果也不舍得买来吃的很能省钱的人。每次收了人家的好处,蛮妈会教育一边的阿蛮”阿蛮,说谢谢安踢!“平时碰到也会进行礼貌教育,”阿蛮,说安踢早上好。“”阿蛮,叫安踢!“不过,从来都是点到为止,不肯强迫。蛮奶奶每到这种时候,总会心里愧疚的很,一边说着”阿姨对你那么好,你不叫一声,人家心里都不高兴。“一边在蛮妈耳边唠叨,让蛮妈加强礼貌教育。

上个周六早上,阿蛮早上醒来,在客厅自己玩着。蛮妈坐在沙发上发呆。邻居家的安踢在外面扫地,看见了我们,道早安”阿蛮,morning, 阿蛮。“ 阿蛮正好在大门附近,便凑过去,趁着林达低头扫到自己门前的台阶处的功夫,小小声的喊了一句,”嗨,安踢。“之后,赶紧往回躲,藏在蛮妈怀里。”哈哈,妈妈听到你在喊林达安踢,真棒!“蛮妈惊喜的要命,亲亲阿蛮的脸蛋蛋,使劲夸她。阿蛮又一乐,转身跑开了。蛮妈激动的跑到大门口叫林达,提醒她刚刚阿蛮对她的招呼,生怕人家没听到。林达当然听到了,当然也高兴得很,那是她第一次听到阿蛮主动喊她呢。

阿蛮要上幼儿园

星期三, 11月 12th, 2008

楼下跟阿蛮一起玩的小孩们都陆陆续续或离开新加坡回中国了,或上幼儿园了。尤其阿蛮的最亲密的小哥哥也在10月份就开始上幼儿园,阿蛮的玩伴只限于比她小的2,3个小男孩了。看着形只影单的阿蛮在偌大的游乐场晃荡,蛮妈终于下定决心给她报了幼儿园的名,要从11月份开始去上。

无奈,从11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开始,阿蛮居然在蛮妈要离开家门的时候嚎哭不已,死活不让蛮妈上班,蛮妈心乱如麻。之前看大李说过孩子的分离焦虑在2岁多的时候最严重,蛮妈还暗自庆幸,没觉得阿蛮有分离焦虑呢,这回算见识了,这不典型的分量焦虑了嘛。之后,每过完一个长周末,接下来的星期一和星期二,准得上演类似的情景。最严重的一次,蛮妈都不能下床,不能换衣服,换衣服是要上班的标志,蛮妈一有换衣服的举动,阿蛮立刻就扑到蛮妈身上,拉扯着,抱着,哭着,只重复一句,”妈妈不要上班。“

哎,蛮妈哪想上班啊,这不没办法吗。不停的保证”妈妈爱你,下了班就回来了。“,也宽慰不了她的心,只能狠心让蛮爸把她抱到一边,蛮妈火速的洗脸刷牙吃饭。再带着满脸鼻涕眼泪的小妞下楼去车站。

有两次,碰到一个平时也经常一起玩的小男孩在楼下,蛮妈看见他,觉得简直像看见了天使,阿蛮也是。看到有人能陪她玩了,心思就被带过去了,不再揪心妈妈要上班的事实,会挣扎着从蛮妈怀里下来跟小弟弟玩。本来,小哥哥在的时候,阿蛮是不屑于和这个小弟弟玩的,小弟弟虽然大动作跟阿蛮差不多灵活,胆子比阿蛮还大,比阿蛮还自我,就只是说话还不怎么在行,也很想说的,到了嘴里就成了哇啦哇啦,没人听的懂。阿蛮是很能活在当下的,她接受了小哥哥上幼儿园的事实,也接受了只有小弟弟跟她玩的局面,就分外的珍惜和小弟弟一起玩的时光。而且,还很有些小姐姐的风度了,小弟弟看上的东西,她都会大方的跟他分享,跟和小哥哥一起玩的时候很不一样。蛮妈一度以为她对所有的孩子都如此了,有个周末又跟小哥哥一起玩了,才发现不是的,跟这个小哥哥一起的时候,阿蛮还是会去抢他的东西,而且抢不过还要哭,又恢复那个故意耍赖一样的调皮样儿。想来,她已经成长了自己交往的智慧了,对不同的朋友,她有不同的相处风格和模式。

眼见着11月去上学是不成的了,分离焦虑再加上回头的入园焦虑,全家非焦了不可。蛮妈逼着蛮爸改了阿蛮的入学时间,往后推了一个月。小弟弟的妈妈知道阿蛮推迟入园了,欢喜的什么似的。可不是,要找一个能玩到一起的脾气相投的玩伴不容易啊,而且,眼瞅着,阿蛮和这个小弟弟也是日益的感情深厚起来,在人群中遇到都是眼神放光,又蹦又跳,拉了手就跑的一溜烟不见了的。

我的神,保佑我们下个月顺利入园吧。

一些零碎的感悟

星期三, 11月 5th, 2008

最近看李网上泡泡妈妈无规则育儿和大李的“霸道”贴,有些支零破碎的感觉,先写下来吧。

泡泡妈妈对规则的敏感即便来自她的伤痕,她的对规则质疑的依据之一是有道理的,那就是,对孩子制定规则,实际上来源于自身的恐惧。担心孩子不会怎样,怎样,如何,如何,于是,制定规则来使不可控的变为可控的。她的理论来源似乎都是来自克氏。克氏的书我虽没看过,但看过一些人对他的评价,是一个被誉为上帝转世的人。我对她所提倡的理念是信服的,那些心灵自由,思想自由的描述是那么的自在和优美,似乎是心底一直期盼的状态。

感觉她的贴和大李的霸道贴是很有联系的,果然在霸道贴里也看到了类似的问题。大李的规训是为了孩子将来能更好的适应群体,适应社会,是顺应孩子的社会性发展的。然而还是有人质疑,“这样的规则不就是对孩子将来不会适应社会的恐惧吗?一个对自己完全接纳了的人,一定是能够接纳别人的人,怎么会不适应社会?”真的是如此吗?我的问题是,我们真的能做到对自己完全的接纳吗?对孩子完全的接纳吗?接纳和发展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?

我在试图对孩子完全的接纳,那是真爱的第一要素。我还不能完全的接纳自己,自己的不完美,自己的缺点,惰性,我发现接纳孩子比接纳自己要容易多了,他们本来就是没有缺点的,而且,我觉得接纳她,爱她简直就跟去爱小时候的自己一样让人愉快。我甚至觉得,我对自己的这些年更多的接纳和爱也是来源于此,不用专门去试图爱自己,通过爱她,我就爱了自己了。

但是,随着孩子慢慢变大,慢慢不听话,慢慢脾气大,慢慢的有了坏习惯,我的完全的接纳显得那么虚弱和无力。本来,我很庆幸,我要慢慢给她建立规则了,但是,看到那个内心恐惧的指责我很心虚。我确实是担心她如果没有规则,就不会自动自觉的成为一个平和,生活规律良好的孩子。这是内心的恐惧吗?虽然说恐惧有点过了,但确实是有那么点的。因为,想到另一个问题,接纳过度是否导致阻碍发展。我的不完全自由的心灵认为是肯定的。我恐惧我的接纳会过度,因而阻碍了孩子的发展。现在我比较清楚一点了,那就是我的内心还不是完全自由无拘的,我清晰地看到我有很多的忧虑和恐惧,我认为目前我最好的选择还是依靠可控的规则,在我没有达到那个境界的时候,我不会一步担心和恐惧,一边完全的放手,那样我会更加焦虑。泡泡妈的状态,我只能说现在还望尘莫及,我会尽力去做到最好,但也不会强迫自己。

我给她建立规则是为了引导她更好的发展的,不是吗?

制定规则是引导吗?我不知道,糊涂了。规则是制止,停止不恰当的行为,引导应该是导向正向的行为。规则应该是引导的第一步,是必要的一步吗?

大李精彩语录 (转贴)

星期一, 10月 27th, 2008

 太精彩了,一定要存下来,慢慢看。

http://www.liyueer.com/viewthread.php?tid=26252&extra=&authorid=22&page=1 

   2岁前的儿童象一个空房子没有内在,他们的生命就是音乐,环境就是内在,他们的精神内容还睡着,醒着的只有他们的肢体和他想要什么的愿望,孩子5岁时感受才被唤醒,在这之前,给孩子选择的故事材料只能是童话。

    在Edith的理念中,意志力指儿童的内在动力,所以儿童的肢体是依靠他们的意志力在运动。

    我反思到,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中,儿童出生后没有精神模式,只有形成精神模式和内涵的计划,和将要为这所用的动力,还有敏感性,因为他们的大脑是空的,不能象我们成人那样,使肢体不动,单用大脑的运动就获得做事的乐趣(人是必须不停做事的动物),所以他们必须一刻不停地动他们的肢体,这时他们的肢体与他们的大脑是一致的,发展心理学派管这个时期叫感知运动时期,也就是所呈现的心理运动形式是感受的,感受的方式是运动的,运动的结果是认知的。

    如果儿童的心理形式是完全感知的,那当然可以说是不分内在外在的。

以上部分是大李的顿悟,下面是我的联想:
儿童在“自我”的概念产生之前,是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,是自然的一部分。儿童的天性就是我们的真我的自然天性,和平,喜悦,和爱。我觉得这个真我不如称之为“原我”,与心理学的真我相区分。这个“原我”应该是“本我”产生之前的那个存在,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,没有“本我”中的那么多的欲望,有的只有存在的本然的与自然合一的喜悦和和平,因此可以说,应该说是“无我”的状态更准确。所以,这个时候不适宜给孩子建立规则,因为,1,他们的能力还不够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;2,他们受到的是自然的驱动力,规则的介入反而使他们割裂了和自然的联系,由听从自然的召唤变异成为听从外力的控制。
3岁之后,“我”的产生和建立,使儿童意识到“我”的欲望和行为能力和落差,而感受到痛苦。这个时候形成的我的全部感觉,感受,渴望,欲念,才形成了“本我”。这个时候引入规则,儿童能够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是一方面的原因,另一个原因是,能够给他们一个感受和控制自己内在欲望的力量。“我”的形成,伴随着儿童的对自己某些愿望不能实现的痛苦,当外部有一个力量帮助他们来控制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的时候,对他们未尝不是一种帮助。

为什么睁开眼睛

星期三, 10月 15th, 2008

昨夜里哄阿蛮睡觉

蛮妈闭着眼睛假寐

过一会听没动静了,悄悄睁开眼睛看阿蛮

没想到这小妞正在黑暗中端详蛮妈,被抓个正着

看到蛮妈睁开眼睛,阿蛮立刻惊喜的尖叫一声

“妈妈,你为什么睁开眼睛呢?”

“妈妈想看一看阿蛮哪!”

“妈妈,你为什么想看一看阿蛮呢?”

“妈妈爱阿蛮哪!”

“妈妈,你为什么爱阿蛮呢?”

“因为妈妈是阿蛮的妈妈呀!”

“妈妈,你为什么是阿蛮的妈妈呢?”

蛮妈实在想不出怎么答复了,只好打个哈欠,又装睡了。

南瓜

星期四, 10月 9th, 2008

那天蛮奶奶买了南瓜蒸着吃,蛮奶奶一边吃,一边诱惑阿蛮,“快吃哦,好甜的南瓜哦!”

阿蛮不为所动,“不要,我要吃黄瓜。”

”今天没有买黄瓜,快尝尝,南瓜甜的很。“

“我要吃冰箱里的黄瓜!”

哦,阿蛮是指的木瓜,因为颜色是红红黄黄的,就说是黄瓜了。蛮妈接口,“冰箱里是木瓜,不是黄瓜。黄瓜是绿色的,木瓜是黄色的。”

阿蛮估计被整晕了,目光散焦了一会儿,做思考状。

蛮妈用南瓜把她拉回现实,“快尝尝吧,奶奶做的南瓜好甜的呢!”

阿蛮盯了一会南瓜,“不要,要吃女瓜,不要吃男瓜!”

“我的天哪!”蛮妈和蛮奶奶都连连笑叹,蛮奶奶直拍胸口。

“买骨头*!” 阿蛮又来了一句绝的,这回改蛮妈拍桌子了。

*注:买骨头是阿蛮的英文话,“My God!”

要上幼儿园了

星期一, 10月 6th, 2008

因为楼下的孩子们都或早或玩的去了幼儿园,尤其是和阿蛮最铁的小哥哥也上个周五进了园了,阿蛮小朋友每天上午都将处于无玩伴陪玩的状态,蛮妈不得不狠心去给阿蛮也报了名。因遣蛮爸去办的各种报名,交钱事宜,之前就两人观点不一,导致蛮爸徇私舞弊报了11月份,整整早过蛮妈预计的时间一个月,给阿蛮做心理准备的时间也被迫提前到现在。蛮妈计划这个十月,每天都要对阿蛮灌输幼儿园的理念。

有人说孩子初上幼儿园,不但孩子有入园焦虑,家长也有,蛮妈深以为然。现在,离进园还有不到一个月,蛮妈已经处于轻度焦虑状态了。尤其上个周六去蛮爸一个朋友家的经历更让蛮妈心里的焦虑明晰了。

上个周六蛮爸妈和阿蛮去蛮爸的一个久违见面的朋友家戏耍,阿蛮刚睡醒就被抱到了汽车上,辗转好久到了这个朋友家。一路阿蛮表现正常,既不呆滞(一般刚睡醒都会呆上半小时),也不兴奋,见到几只猫咪,也是有节制的表达了一下惊喜。进了这个朋友家之后,阿蛮就表情严肃凝重,十分安静,这是惯常表现,阿蛮是慢热的孩子。

叙了一会会儿,就开始吃饭了,朋友做了很多菜,美味至极,阿蛮因刚睡醒后在家吃了几只虾,此刻还毫无食欲,只是乖乖的坐着,并不开吃。蛮妈眉飞色舞的和朋友扯东扯西,偶尔关注下阿蛮让她吃点啥,或喝点啥。聊着聊着蛮妈猛然感觉不对劲,阿蛮太安静了,不由转头看看她,一看不打紧,阿蛮居然脸色一点不是平和之态。蛮妈赶紧低头轻轻问,阿蛮,怎么了?这一问,居然把阿蛮的眼泪都要问出来了,眼看着眼圈就要红了,咦!?怎么了这是?蛮妈心中大惑不解,不喜欢这个叔叔阿姨家也不至于如此啊?

再问,“阿蛮是想尿尿吗?”也不回答。管她是不是想,蛮妈先把阿蛮抱离了现场,准备躲进卫生间再做打算。中午起来就没有尿,这么久估计是想尿的。果然,阿蛮攒了一肚子水。上完厕所,阿蛮情绪好些了,蛮妈问,“阿蛮,是不是妈妈刚才一直和叔叔阿姨讲话没有和阿蛮说话,阿蛮觉得很无聊了?” 阿蛮不置可否,提出要去卫生间隔壁的小卧室看看。

磨蹭了一会儿,拿了床上的几个毛绒玩具,才又不情愿的来到客厅。但好歹不愿意妈妈去吃饭,要陪着玩。朋友拿出动画片哄阿蛮看,阿蛮略有兴趣的坐过去瞧。终于蛮妈又可以吃饭了,加快速度吃。果然,吃到快饱了的时候,看着阿蛮又面露不悦之色,这回主动提出要上厕所。好,又去。又参观卧室,又提出要下楼玩滑滑梯。蛮妈看着小人脸色很是不爽的样子,只好跟大家提出要带她下楼透透风。好在大家都很好说话,一伙人都下去了。

到了楼下,阿蛮又恢复了平时的敏捷和活力,在滑梯,楼梯,平台上跳上跳下。有半个小时,蛮妈招呼上楼,阿蛮没有丝毫不乐意。再一次到了朋友家之后,阿蛮刚才下楼前的紧张感完全消失了,不再拘谨,跑来跑去,好奇的触摸各种家具和感兴趣的东西,趴在桌子前吃了好多玉米,小虾,排骨和豆子,嘴里也絮絮叨叨说了许多话。

蛮爸把之前的状态归因为没睡醒。蛮妈不敢完全苟同,开始焦虑阿蛮的入园心情。

为什么?

星期一, 9月 29th, 2008

阿蛮近来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,尤其关注因果关系的逻辑。

“爸爸,你为什么叫阿蛮呐?”在蛮爸大声召唤阿蛮若干声之后,屁颠屁颠跑过来,淡定的问蛮爸。

“为什么有水流走了呐?”洗澡的时候,把洗澡水折腾到澡盆外面,还要问蛮妈为什么。

蛮妈喊蛮爸来帮忙拿包厕纸,阿蛮也怪关心的,”妈妈,你为什么喊爸爸呐?“

自己带了墨镜,看着窗外的天发呆,然后,”妈妈,天为什么变黑了呐?“

有时候故意要搞笑,给大家都起了外号,”蟹柳爸爸“, “考拉妈妈”,和“妈妈奶奶”, 或者“婆婆奶奶”。

蛮妈有时候穿的稍微美美的,比如穿个长裙裙,阿蛮就大加夸赞,“妈妈像阿姨。” 这点比蛮爸有眼色多了。

已经不尿床了

星期一, 9月 1st, 2008

阿蛮从上个月开始已经晚上睡觉不用带尿不湿了,可以憋一整夜不会尿床,真是太厉害了。蛮妈都还要半夜起来一次呢。阿蛮可是睡前 200毫升牛奶,半夜醒来还要再喝180到200毫升牛奶以助入眠,居然比蛮妈还能忍,真是超强。

上次记得那几回神经质般的大哭在持续了1个多星期之后就减轻了。再有哭的时候也没那么令人头皮发麻了,至少除了哭之外不会再有那么激烈的肢体拒绝动作了。不过,还是在刚睡醒及困意袭来的时候容易哭,比起皮实的小时候明显娇气多了。

上个周末,白天一天没有睡觉,晚上吃完饭就开始困了。小手不停的揉眼睛,还自己主动说,“阿蛮困了。”不过,过了一会儿,又改口了,“阿蛮没有困,眼睛里有东西。”呵呵,最后,还是10分钟之后看着奥运会开幕式重播躺在蛮妈腿上睡着了。

很久没去游泳了,最近总是对着奶奶或蛮妈念叨,“你要不要去游泳啊?”或者“你要不要去阿姨家看猫咪?”对那两只唐阿姨家的猫咪念念不忘啊。

阿蛮近来很喜欢自己哼唱歌,唱的最多最完整的是小燕子和奶奶教的红旗飘飘。唱完之后还要加一句,”谢谢大家!“拍拍手!

认识了数字8,热衷于在各种有数字的地方找8!

上周末蛮妈闲来无聊,测试阿蛮辨色能力,还不错,虽然很多颜色叫不上名字,但同种颜色的归类是没错的。于是,借机会,蛮妈教阿蛮颜色的名称,对红色记得最清楚。

下午为了让她睡觉,找来几本书一起看。阿蛮让蛮妈找一本书里的猫咪。蛮妈不费吹灰之力,一下子翻到了,阿蛮看到猫咪之后,居然惊呼了一句,“Mg God!” Mg God! 我也在心里惊呼了一句,我还没教过这句英文呢,咋就会了!

大哭

星期二, 8月 5th, 2008

阿蛮这些天情绪不太稳定,每天都会至少大哭一次。一次都要至少10分钟。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在跟蛮妈一起的时候哭的,蛮妈很郁闷。一看见她有要哭下去的趋势就头昏脑胀。

有时候是她自己要干什么事情,但做不好,比如今天早上要把小床上的一边活动的栏杆合起来,但无论如何都插不进那个插销;有时候是蛮妈不能明白她的手势或口头命令,比如上个周末早上她要蛮妈坐在床边,愚昧的蛮妈猜了十几种答案都没猜着。

持续了有近一个星期了,早上起床和晚上一般会有一次。头疼啊头疼。以前阿蛮哭声音不是这么大,时间不是这么长,而且蛮妈站在一边,坚持说,妈妈不明白你的意思,让妈妈抱抱可以吗?她就很快让蛮妈抱了。现在没这么好哄了,一定要哭的咳嗽,哭得几乎要吐出来,哭够了,才会让蛮妈抱。蛮妈每次她哭够了,软软的趴在蛮妈身上的时候开始跟她共情,安抚,劝导,“阿蛮一哭妈妈都不知道阿蛮要怎么样呢,阿蛮直接告诉妈妈,说出来,妈妈才会明白,好吗?我们以后不这么哭了,好吗?” 不好,过不了多久,就又开始了。现在蛮妈只要一听到阿蛮带着哭腔重复一个词3次以上,就开始在心里倒数,从3开始,不到0,肯定就能开始听到新一轮的大哭了。唉,熬吧,看你能哭多久。